查看原文
其他

陈克清 | 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生成逻辑、时代意蕴及实践要求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024-02-05


陈克清,湖北京山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2年起在云南大学从事教学、管理和研究工作。曾担任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党委组织部副部长、附属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办公室主任、党政办公室主任、党委组织部部长等职务,现任云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先后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市政学》《公共行政学》《地方政府学》等多门课程。主要从事行政管理、高等教育管理和政治思想教育等领域的研究,曾主持和参与多个课题的研究,主编、参编著作6部,先后在《思想战线》《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


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在百年奋斗征程中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形成了科学、系统的人民观。这一人民观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宗旨,是党治国理政的理念与方略的根本体现,也是党领导人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对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研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两个大局”,对学术理论界提出的时代课题,必将深远地影响党的二十大以后我国的学术研究走向。目前,学界关于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研究成果虽然增长迅速,但整体性、系统性研究仍显不足,有关论述多散见于一些专题研究之中。如戴立兴、王向清、董聪慧、李宁、贺新春等学者有关党的历代核心领导人的人民观研究;欧阳兵、江文路、王敏、刘芳、叶进等关于中国共产党人民观演进逻辑的研究;韩振峰、燕连福、张文龙等有关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基本经验的研究;等等。上述相关研究,虽然从不同的视角和论域对中国共产党人民观进行了梳理和阐释,但却未能从整体上特别是从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意义上全面论述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内涵、意义和要求。

中国共产党人民观,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百年光辉历程及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关于人民的基本态度、基本看法、基本观点的总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征程中不断从理论和实践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把“坚持人民至上”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党和人民一道奋斗出来的”“前进道路上,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深入践行中国共产党人民观,是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为此,需要我们结合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发展,深刻理解和坚定践行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生成逻辑、时代意蕴和实践要求。



一、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生成逻辑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了人民而奋斗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人民观是在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并得以丰富的,是以唯物史观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引领的,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与发展、对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对党的群众路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探索和新实践。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生成逻辑,包括了文化逻辑、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四个层面。

(一)文化逻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丰富营养


《决议》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本思想,为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生成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滋养。


我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强调“以民为本”,主张“安民富民乐民”。孔子认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西汉时期,董仲舒一方面强调“君权天授”“德主刑辅”,另一面强调必须安民富民乐民,并提出了一系列不与民争利、改善老百姓生活的具体措施,包括主张实行井田制。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之一、被誉为“中国思想启蒙之父”的黄宗羲提出了“民主君客论”“君为民害论”,认为理想的社会就是要实现“天下为主,君为客”。黄宗羲还主张“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并阐发了朴素的“民权”“民主”思想。近代以来,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是中国民本思想的一次大飞跃。孙中山指出,中国革命“所关切者民众之利害,所抒发者民众之情感”,主张“立学校以育人材,兴大利以厚民生”。


不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封建时期的民本思想还是孙中山先生的民本思想,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都不可避免地带有程度不同的局限性。比如,孔子认为“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把民众称之为“小人”,放在了他所褒扬的“君子”的对立面。孙中山的民本思想也带有明显的历史和阶级局限性,并由此决定了其“改善民生”“实业救国”主张难以得到实现。中国共产党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的民本思想中汲取营养,就必须运用唯物史观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它们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二)理论逻辑:以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为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民观得以生成的理论基础。早在1835年,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就表达了为人类的幸福而奋斗终身的崇高理想,他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的、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的人民主体思想在《莱茵报》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面对“物质利益的难题”,马克思选择坚定地站在人民群众一边,认为:报刊应当成为“人民精神”和“人民自我信任”的体现,无论是法的思想还是哲学思想,都根源于现实、根源于人民。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现实的个人”“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构成了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正是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提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充分肯定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和伟大历史作用。在《共产党宣言》中,作为人民主体思想在政党问题上的具体化,马克思恩格斯深刻论述了共产党人的人民性,指出,“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


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列宁认为,人民是“自觉的历史活动家”,他们“正在独立地创造历史”。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要把党建设好、把军队建设好、把国家建设好,就必须坚持“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热爱人民,是邓小平一生最深厚的情感寄托,他将自己视为中国人民的儿子,满怀深情地讲道,“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江泽民指出,“我们的改革和建设,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顺利推进;党的领导地位,只有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才能巩固和加强。”胡锦涛强调:“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总书记深刻指出,以人民为中心,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而是有着具体的、实实在在的要求,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集中表达,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创新性继承和创造性发展。


(三)历史逻辑:以党的百年奋斗光辉历程为历史基础


《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已经走过一百年光辉历程。”这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始终紧紧围绕‘人民’这个中心”,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勠力同心、英勇奋斗的历史,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生成的历史逻辑。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中华文明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进入近代,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广大中国人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封建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等为救亡图存都进行过探索,但其自身的局限性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成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让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看到了新的希望、有了新的依靠。从此,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就有了真正的承担者。1921年,党的一大就把“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作为党的一个重要奋斗目标确立下来,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在诞生之初,就把人民放在了至高无上的位置。在相当意义上,这也可以视为是中国共产党人民观在百年党史中的第一次表达。1922年,党的二大制定并明确区分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无论是“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的最低纲领,还是“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的最高纲领,都是紧紧围绕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来制定的。并且,此时处于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已经清楚地认识到,没有中国人民的幸福,也就不可能有中华民族的复兴。因此,中国共产党人民观在党的一大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此后,在我们党的每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人民观都不断被赋予新的、与时俱进的内涵。


《决议》指出,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今天的中国人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自信、自立和自强,中国人民“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充分爆发出来,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正在信心百倍书写着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这一重要论断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改变自己命运的历史,是党和人民在风雨同舟中共同绘就的历史。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充分焕发出改天换地、重新掌握自身命运和书写自己历史的壮志豪情和强大能量,所以能够告别充满屈辱和磨难的过去,迎来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而纵观人类历史,统治阶级却并不乐见人民的觉醒,相反,他们希望人民长期处于沉睡和蒙昧的状态,这样才能更好地巩固自身的统治、长久地享受凌驾于人民至上的特权。因此,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够掌握历史主动、焕发创造历史的强大能量,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树立并坚定践行了科学的人民观,这一科学的人民观因其合乎历史逻辑、顺应历史规律,所以能够引领人民创造历史,并在历史中使自身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四)现实逻辑:以解决社会现实矛盾为实践基础


《决议》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了“四个伟大成就”,即: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党领导人民创造性地解决社会现实矛盾特别是社会主要矛盾的成功实践,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生成的现实逻辑。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28年的浴血奋战。这28年解决社会现实矛盾的历程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民观得以形成的过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并把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推向深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着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民观不断获得新的、更加丰富的内涵,并成为党治国理政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的美好生活而奋斗的方向及内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把脱贫攻坚放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采取了以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为核心要义的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推动中国反贫困事业取得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成就。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全党全国人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脱贫攻坚的决定性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渴望摆脱积贫积弱处境的迫切愿望成功转化为现实的集中体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可逆转提供了最为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从本质上来讲,脱贫攻坚的胜利是党领导人民取得的胜利,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巨大胜利,这一胜利本身又极大地发展和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时代内涵。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人民观必将在回应现实需要的过程中获得更加丰富的时代内涵、展现更加蓬勃的现实生命力。



二、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时代意蕴

中国共产党人民观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结合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实践而得出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本质特征,以及中国人民作为实践主体的伟大创造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观具有鲜明的时代意蕴和强烈的现实指向,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破解“两个大局”中的改革发展难题、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继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集中体现与行动指南。

(一)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创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恩格斯对人民观的阐释与深化贯穿于包括《神圣家族》《共产党宣言》《资本论》《法兰西内战》《自然辩证法》等在内的各个时期的重要著作中,包含了人民主体思想、人民民主思想、人民权力思想、人民教育思想等丰富的内容。在思想发展的不同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都广泛使用了“人民”“群众”“无产阶级”等概念,致力于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也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人民性成了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特征和最鲜明的品格。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艰苦卓绝的历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中国化。毛泽东毕生对人民群众怀有朴素而深挚的感情,把自己当作人民群众的一分子,对一些党员干部的特权主义思想和做法深恶痛绝,他说:“我们有困难,人民更困难,我们任何时候都首先要想到人民,我们宁可自己吃苦菜,也要把粮食分给群众,宁可自己盖稻草,也要把衣被分给人民。”毛泽东不仅有着真挚的人民情怀,而且深刻地认识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巨大作用,强调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它的实践要求就是毛泽东亲自总结的九个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些具体、生动、鲜活的内容,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在中国的发展及实践。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观。1992年年初,邓小平在南巡期间反复强调一个观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据此,他提出了著名的“三个有利于”标准。邓小平认为,在围绕改革开放的性质展开的争论中,“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而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最终落脚点放在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这就表明,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深入,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内涵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21世纪,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且“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观之所以正确、科学,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因为这种发展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样,就把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观与人民观紧密地融合为一个整体,这一融合也赋予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观更加丰富的时代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领袖的深邃智慧和责任担当,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出了一系列执政为民的重要论述,开辟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新境界,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充分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他强调,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是我们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第二,创造性地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执政理念和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他还满怀深情地提出,“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就是公仆与主人的关系”“必须从思想和感情深处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当先生”。在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庄严承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第三,明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党的十九大以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已经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


(二)构成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


中国共产党人民观是中国共产党根植中国大地,在百余年的艰苦奋斗和伟大实践中所形成的科学论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理论成果之一。中国共产党人民观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创造性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中的历史主体问题、执政基础问题、党群关系问题、发展目标问题、价值追求问题等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问题。由此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理论与实践构成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接续奋斗的力量源泉。


中国共产党人民观是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力量之源。1949年6月,在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全国性胜利的前夕,毛泽东撰写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系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28年的成功经验,其中,第一条是“唤起民众”,第二条是“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的民族和各国人民”。这两条毛泽东认为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经验,从哲学的高度肯定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正因为中国共产党人树立并运用正确的人民观,充分激发和调动人民群众投身革命、创造历史、改变自身命运的巨大力量,所以能够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使中华民族在历经屈辱之后真正地站立起来,以挺立的身姿置身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共产党人民观是中华民族富起来的力量之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整个工业基础、经济基础一穷二白,在改革开放前30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一直存在“人口多,底子薄”的问题,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还处于比较低的状态。对此,西方政客出于既质疑中国发展又畏惧中国发展的复杂心态,数度提出“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并作出否定回答。例如,美国原国务卿艾奇逊就认为,“共产党的政府也解决不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定践行人民观,充分尊重和发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仅解决了“吃得饱”问题,而且解决了“吃得好”的问题,把中国的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手中,有力地维护了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的粮食安全。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的全方位发展和历史性跨越,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共产党人民观是中华民族强起来的力量之源。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迈向强起来的关键阶段,可谓是“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不进则退,而且退无可退。在这个阶段,形势和任务都是复杂而艰巨的。一方面,中华民族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伟大复兴的目标,并且也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一目标;而另一方面,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前进道路上仍然存在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为了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一刻也不能丢掉群众路线这个传家宝,只有坚持人民至上,才能克服党执政以后最大的风险,永远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戴。《决议》强调,“全党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为此,必须坚定不移地践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观,扎根人民,与人民血脉相连,从人民的智慧和创造中获得力量,走好强国之路的关键一步。


(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价值遵循


中国共产党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既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也是为全人类谋求和平与发展,具有广泛而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进步事业而进行的奋斗,就集中体现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中。


2018年4月10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阐释了他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初衷,即:“从顺应历史潮流、增进人类福祉出发,我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正是从这一初衷出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和共同进步。“一带一路”建设是将中国共产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付诸实践的重要平台,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国家不分大小均能平等参与,通过开放、包容的合作而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进步。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建设,最终目标就是增进全人类福祉,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从中也清楚地体现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其中深深渗透和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构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外在延伸。坚持胸怀天下,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所总结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成功经验中的重要一条,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坚持胸怀天下,深入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民观必将发挥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以实现全人类更好的发展和进步充分彰显这一光辉思想应有的世界意义和全人类价值。



三、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实践要求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当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的历史征程上,我们既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发展主动,同时也面临着空前复杂的问题与挑战,这对党的执政基础、执政能力、治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为了胜利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要带领人民跨过新的“雪山”和“草地”,征服新的“娄山关”与“腊子口”,为此,必须结合新的时代要求发挥党的传统优势,坚定不移地践行中国共产党人民观。

(一)在政治上牢记“国之大者”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是经过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反复证明了的真理。当前,深入践行中国共产党人民观,最首要、最根本的就是要牢记并做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个“国之大者”。以此为前提,才能进一步巩固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进一步夯实并壮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进一步发挥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强大能力。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两个确立”,即“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这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深刻总结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而作出的重大政治论断。“两个确立”的提出,为统一党的意志、巩固党的团结,增强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的决心和行动能力提供了根本的思想保障和政治保障。因此,牢记“国之大者”,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首先就是要将“两个确立”记在心上、落到实处,转化为“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站在人民立场上看“两个确立”,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两个确立”是人民的选择,正因如此,两个确立也就必然成了历史的选择和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中国共产党的选择。深刻领会并深入贯彻“两个确立”是新时代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


(二)以人民为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


“‘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中国共产党人民观之所以是科学的、正确的,就是因为它作为思想理论从未离开过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诉求,并且还忠实地代表和反映这种诉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践行中国共产党人民观就必须以人民为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取得丰硕的发展成果,更好地代表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诉求。


以人民为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根本目标就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吃饱穿暖的小康生活,而是追求更丰富、更舒适、更愉悦、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既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由此决定了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从根本上来讲首先就是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更高更好生活需要的发展,而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程度又反过来集中体现了这一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特质。


以人民为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创造性地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的提出,从战略性、全局性的高度指明了新时代中国经济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和发展的着力点,从而深刻回答了当今中国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时代之问,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新发展理念的落脚点在于“共享”,对此,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有一段深入的阐释: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这充分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人民观在发展领域的必然延伸和集中表达。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切实安排好、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和期盼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食品安全等经济和民生大计,在整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更好地维护和促进公平正义,从而让14亿多中国人民都能充分享受到发展成果和发展红利,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很早就进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视野。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提出:“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是包括马克思在内的很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主张并强调的观点。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强调“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而使“四位一体”创新发展为“五位一体”。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在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并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维护人民利益、顺应时代潮流、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紧密关联起来。上述重要论断充分表明: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践行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应有之义。


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是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意识。不论是马克思所认为的“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还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都集中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意识和发展理念。只有深入领会和把握这种思想意识和发展理念,才能真正理解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从而做到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二是要加快构建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当前,我国存在的生态问题,特别是生态问题的突出方面很大程度上是由粗放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所导致的。因此,必须向这种不合理、不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以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加快构建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天蓝地绿水清的优美生态环境、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生态产品,真正做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三是要重点解决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因此,不能将生态环境治理与发展民生对立起来,而是要把生态环境治理作为民生事业发展的优先领域来加以考量和部署,“建构一种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在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的同时,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推动民生事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再一次强调并高度概括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精髓要义。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坚持扎根人民、代表人民、服务人民,所以能够百炼成钢、永葆风华、战无不胜。放眼未来,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这必将是一次载入史册、深刻影响中国及世界未来走向的重要大会。站在新的赶考之路的历史起点上,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要求我们更加坚定地践行中国共产党人民观,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充分激发亿万中国人民创造历史、创造奇迹的磅礴伟力,不断丰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涵,进一步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章刊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不收取任何形式的审稿费、版面费;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唯一投稿途径为云南师范大学官网学报编辑部https://xbbjb.ynnu.edu.cn/zsb/CN/1000-5110/home.shtml。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陈克清 | 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生成逻辑、时代意蕴及实践要求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